见得了别人好,尤其要见得了身边人好(摘自《何君贤:聂圣哲行动哲学研究》)
当前位置>首页 > 聂圣哲行动哲学 > 何君贤:聂圣哲行动哲学研究

按语:本文对于国民性的探讨比较深入,如果看了不舒服,请略过。谢谢!

ef4073e.jpg
德胜管理体系创始人聂圣哲先生对于“见得了别人好”这个话题,已经在各种场合发出无数次的呼吁:人,一定要见得了别人好,尤其是要见得了身边人好。

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直白表达:身边的人过得好,你过去做客,好歹也能下馆子搓一顿;过得不好,过去做客,连吃顿饭都吃不好,你能开心吗?

 

发出这种呼吁的原因,我想还是因为这个国度确实存在不少“见不得别人好,尤其是见不得身边人好”的现象,以及因此而带来各种问题。

 

我父亲非常赞同“一定要见得了别人好”,他是这么教育我的:

一个人,如果没有能力护佑别人,一定不要祸害别人。

我父亲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(1987年)被评上高级职称的高中语文老师,而且是省里特批的。

当年他在工龄上并不具备评高级职称所确定的年限条件,所以一开始是申请评中学一级职称。他提交的申评材料,好几个档案袋都装不下,里面全部是他在全国各大报刊和杂志发表的文章和教学论文。当年省里的评审组看到他的申评材料后,明确要求徽州地区高评委,额外特批一个名额给我父亲(不占用徽州地区的名额),让我父亲重新申报高级职称。

而后,我父亲评高级职称的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,惊心动魄。评高级职称,有一个环节,是需要学校民主评议,一共是9票,我父亲得了7票。可是上报到省里的时候,却“笔误”成了4票。最后省里和地区派专人过来检查,拆开已经封存的原始投票记录档案才得以还原真相。

后来又发生一些小插曲。我父亲的一位同事,也是一位教语文的老师,跑到徽州地区教育局和高评委告状,说我父亲写文章发表到报刊和杂志上是不务正业。幸亏当时的教育局和高评委领导有水平,他们答复说:一位语文老师如果不会写文章,那就不是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。

 

见不得别人好,尤其是见不得身边人好,从一定程度来说,是情商不足的体现。

“见不得别人好”,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熟人觉得你不配现在的成就,或者不认可你现在成就的价值。同样一个你,做同样一件事,在一些人眼中这是你能力和勤奋的回报,而对另一群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人撞大运。越是近处的人,越自以为了解你,越容易陷入到“你不配”的情绪中。

客观地说,在这种情况下,可能未必是恶意的,只是他已经无法理解你为何能做到现在的成就了。这是很多时候是我们作为人类难以避免的认知现象,有点类似对个人的“刻板印象”,或者就是“印象”。

 

见不得别人好,尤其是见不得身边人好,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是人品不足的体现。

情商决定着“你能不能意识到人需要见得了别人好”,而人品考验的是“你想不想见得了别人好”。更多情况下,大部分的人,是有“能意识到人要见得了别人好”的情商,却没有“想见得了别人好”的人品。

为什么会有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”?其实身边的和尚经念得很好,但是就是不能让你念,你念好了,他咋办?

这就是人品不足。

人品不足带来的恶果是,如果你都见不得身边人好,你身边过得好的都离你而去,剩下的都是过得不好的,你在这种环境里,又能好到哪里去?

 

“见得了别人好,尤其是见得了身边人好”,是体现在细节之中的,同时考验情商和人品。

很多时候,你可能真的是没在意你的行为会伤害他人,但在别人眼里,就感知到你的为人,进而决定了对你的态度,是依赖还是防备,是欣赏还是反感,是信任还是怀疑,是有求必应还是敬而远之。

 

胡适先生提出三个信条:第一,要自己能挣饭吃。第二,不可抢别人的饭吃。第三,要能想出法子来,开出路来,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。

见得了别人好,尤其是见得了身边人好,就是做到第二点和第三点。

这三点当世之人做到的不多,圣哲先生是完完全全做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