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归常识之五:别猜,你猜的都是错的!(摘自《何君贤:聂圣哲行动哲学研究》)
当前位置>首页 > 聂圣哲行动哲学 > 何君贤:聂圣哲行动哲学研究

【按语】猜测,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。然而,正是这种习惯,让人平添几多痛苦。

6f990e5.jpg

 

 

 

《德胜员工守则》中,《同事关系法则》有这一条:

不得从同事的表情及眼色或无意的话语中猜测同事的内心想法。实践证明,猜测一般都是错误的(错误率高达99%以上),而且猜测会使同事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与紧张。

 

居然还有这样的规定?

 

先讲一个家长后悔的故事。

这位家长,有一次回家发现,孩子把一袋面粉倒在水盆里,然后他直接就给了孩子一巴掌。孩子大哭不已。

最后才发现,孩子是因为父母工作很辛苦,希望给父母做一顿饭,但又不懂得怎么和面,搞了一盆水,放了面,面多了又放水,水多了又放面结果一袋面全倒进盆里了。

这位家长猜测孩子的动机,以为孩子是拿面和着玩,这一巴掌,给孩子造成伤害,也给自己造成伤害。

 

再讲一个高速路堵车的故事。

一位朋友在高速路上遇到堵车,车辆在缓缓前移,挪一点点路,就又堵住了。这位朋友看到前面一辆车的司机,总是在堵车的时候下车,四处张望,仿佛很着急的样子。

这位朋友当时认为前面这辆车的司机,实在是太没有耐性了。高速堵车,需要耐心。一会就下车张望,第一是没耐心,第二也没有任何作用。

你看,似乎很有道理!

只是,后来这位朋友发现,他前面那辆车的司机,在堵车时,突然发现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,迅速捡起,然后进入车内。原来,那辆车的司机是内急,只是非常文明,不方便在堵车时在高速路边上解决。

你再看,又猜错了吧!

 

猜测是不是已经成为你的习惯?

猜测容易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,就是老想着别人怎么想的,甚至总想着阴暗面。比如:

——领导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?是不是对我意见?

——女同事的那个眼神有没有特别的含义?是不是对我有意思?

——我发了微信给他,为什么他没有及时回复我?为什么不及时回复我啊?

哇哈哈,这些猜测,你到底有木有?有木有!

这种猜测的心理是负面的,因为它的背后是一种防御的姿势,是一种世界危险的假设,是一种不能坦荡交流的人生态度。喜欢猜测的人,很容易陷入蝇营狗苟的思维反刍,自然也不容易招人喜欢。

我们的传统文化中,猜测是大有市场的。封建君王,高高在上,要在臣子前保持神秘感,以巩固自己的权威。于是,有了“天威莫测、圣意难揣,”的说法,有了下属战战兢兢的揣摩。普通老百姓之间,也缺乏信任与规则,笑里藏刀之事时有发生,骗子无赖常占便宜,于是有了“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”的俗语,揣测也就成了人际交往的常态。

 

王阳明心学说,用善意看待天下人,天下事。

猜测,很多时候的表现就是猜测动机。行为有公论,但动机无公论。

成人和儿童不同,成年人做事的动机比儿童复杂很多。有些事是多种动机混杂的,有些动机甚至隐密到我们自己都不知道。但是有效的判断分析的基础,必须基于事实,而这个事实必须清晰、客观、无疑义。

这个事实只能是行为,而不是动机。以言论为例,如果我发表了我的观点,你可以说我的动机是忧国忧民,也可以说我的动机是炒作和出名。不同动机的猜测就把行为放到了道德的两端。哪种说法对呢?也许只有上帝知道!

另外,一旦不是基于事实而猜测动机,动机容易成为恶意攻击的借口。以确定的口吻讨论你根本没法确定事情,怀着恶意猜测别人的行为的动机,这不是明察秋毫的洞见,而是傲慢的自以为是。再光明的行为都能找出暗黑的动机的假设,这并不难。能找出来不说明你思维缜密,倒是显得你内心黑暗想象丰富。关键是,你说别人动机不纯,别人还只能百口莫辩。

 

不要让别人猜测,明明白白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想法。

不要猜测别人,勇敢面对一切的挑战,坦然接受一切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