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归常识之二:煽情绝不是永恒的力量(摘自《何君贤:聂圣哲行动哲学研究》)
当前位置>首页 > 聂圣哲行动哲学 > 何君贤:聂圣哲行动哲学研究

【按语】人不能总是在煽情中过日子,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,比一蹦三尺高要重要得多。骐骥一跃,不能千里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企业也是一样。

bc4c710.jpg

记得两年前,一位朋友跟我谈了他对一些培训的感受:

听听激动,想想感动,回去之后一动不动,因为根本不知道如何行动。

 

我听到不少类似这样的感叹,也看到一些人沉浸在培训课堂中拔不出来,在课堂中寻找存在感,却无力面对真实的现实。一个感动激动的课堂本无可厚非,但真实地在现实中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,才是正道。

 

一位自认为“落伍”的培训师在博客中道出了他的疑惑:

越来越多的培训师注重培训的技巧,而忽略了培训的本质。

越来越多的培训师变成了演说家,而不是解惑者。

越来越多的培训师变成了游戏指挥家,能带给人快乐和短暂的激情,却无法解决该解决的问题。

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成了众多演说家的追捧者,把他们的出场费捧得越来越高,和他们带给人的启示不成正比。

更惨的是,越来越多需要培训的人在缴费前无法辨别谁在做培训,谁在做演说。

突然有一天,我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落伍了。去参加培训必须要跳舞,不管你是老还是少,是男还是女,是胖还是瘦,是张扬还是内敛。一天跳一次还不行,休息几次就要跳几次。看着台上领舞的助教们(业务员),只好感叹自己老了,似乎跟不上时代了。可转念一想,不对呀,怎么从来不见培训师跳舞,都是学员手舞足蹈呢。一刹那恍然大悟,原来热闹都是让学员来凑的。我作为学员,亲耳听到许多学员休息时在表达对培训和讲师的不满,可是评估表填写的内容却是非常好。我也看过许多学员富有激情的舞蹈,在培训结束后却说上当受骗了,一点都不解决他的问题。

 

煽情有没有力量?肯定有。但,煽情绝不是永恒的力量。

 

聂圣哲先生在接受曹永刚先生的访谈中,表明了他的观点:

如果企业或社会只做一些表面文章,时不时搞些煽情的举动,这只能图一时的痛快;煽情绝不是永恒的力量,如果虚伪的、肤浅的文化代表了实实在在的、具有生命力的价值观文化,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。

 

我曾经和一些企业老板们谈到与员工沟通的问题:

沟通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,需要用心去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需求,同时掌握好沟通的技巧,觉察自己的情绪。你不能指望播放一首动人的歌曲、说出一段煽情的话就解决问题。即使你那一会达成了目的,那也是暂时的、不能持续的。

 

“打鸡血”疗法曾经在文革中红极一时到最后被禁止,当下热捧“打鸡血”的管理依然大有人在。大量的中小企业之所以曾经成功,在于创业者当年的激情和神勇,所以,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瓶颈时,老板们更加迷信的往往是具有“速成”效应的成功学。

注: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(而非静脉注射)里,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,对某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。一些人有进补后的感觉,浑身燥热,脸色红润。在医学、医药条件相对低下的当时,可能具有某种类似替代性作用。但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,显然被极端夸大了。它的副作用和风险,又被完全忽视了。

 

我的一位老板朋友,为了激励士气,跟员工约定年底如果完不成业绩指标,他作为老总大冬天站在店门口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去,同时所有员工步行近20公里走到总部作为惩罚。

令人鼓舞的是,达成约定之后,员工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到很晚,业绩也有了不小的提升。

令人沮丧的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年底员工抱怨却很大,而且最后业绩指标依然没有完成。

他很困惑,问我为什么会这样?

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,只是问了他几个问题供他思考:

你在大冬天能浇几盆冷水?你的员工,难道都不谈恋爱的?他们都没有父母、没有子女、不照顾家庭的?

 

煽情就是回光返照时吊命的那口参汤,给你的是那种保命的幻觉。

而你却陶醉其中。